長時間工作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,而國外有期刊發表研究顯示,工作環境若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,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增加三倍。這篇簡單幾點提醒大家,被霸凌者和目睹霸凌的人,該如何自保與保護他人。
台灣過去被冠上「肝病之島」,高盛行率與慢性 B、C 肝炎相關,而國內的醫療也極力尋求解方。臺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帶領團隊進行 B、C 肝炎併發代謝異常的治療與研究,發現 B 肝患者若同時合併代謝症候群,死亡風險將大幅提升;C ...
過去研究已證實科學中藥具有保護腎臟與控制血糖的效果,但是否同時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死亡率,仍缺乏明確證據。奇美醫院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證實,糖尿病腎病病人服用科學中藥,可以延緩 洗腎 、降低5成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。
陳傑賀指出,諾羅病毒腸胃炎屬自限性疾病,多數患者2至3天可自行康復,但幼兒因免疫力較弱,易出現反覆發燒、嘔吐、食慾不振,甚至脫水危機,臨床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,成人家長可給予少量多次口服電解質液,若情況嚴重至無法進食者,則須以靜脈注射點滴進行輸 ...
疾管署今(12)天宣布,已完成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的增購作業,由台灣東洋藥品股份有限公司得標,提供細胞培養疫苗,適用於6個月以上兒童、青少年及成人。預計2月20日正式開打,供11類流感高風險族群接種。
究竟該如何保護膝關節?徐子恆表示,錯誤的姿勢會加速膝關節退化。他建議民眾少做盤腿、蹲著做事、跪著擦地板、翹二郎腿等4姿勢,特別是經常蹲著做家務、反覆上下樓梯,長期下來恐對膝蓋造成負擔。
A:主要症狀為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絞痛、發燒等,症狀可持續 1 至 10 天。疾管署提醒,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,及個人的免疫力,小於 5 歲的幼兒、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。
北部一名10多歲男性日前與家人至漁港用餐後,竟確診傷寒!疾管署今(11)日公布,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確診,研判可能因食用遭汙染的海鮮而感染。 該名青少年於1月27日出現 發燒 、肌肉痛、喉嚨痛、 咳嗽 ...
林詠青表示,個案返家後晚上出現痙攣情形,意識狀態不佳,至急診就醫,體溫高燒超過 40 度,且有嘔吐情況。經過電腦斷層,發現腦部腫脹,醫師研判是感染流感併發腦炎,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流感抗病毒藥物後,目前持續在加護病房觀察。
邱志勇表示,臨床上只需要採集糞便樣本,就可以完成對腸道菌代謝物的分析,也就是說,不只可對腸道健康的動態監測,家長更能有效了解孩子過敏狀況,並在追蹤過程中採取預防措施,減少過敏氣喘發作的風險。
顧芳瑜提到,若是菜花,更是不痛不癢的疾病,且潛伏期與免疫力有關,因此可長可短,假設有接觸的情況,可是免疫力為佳,很多時候並不會發病,甚至到幾個月、幾年後,免疫力較差時,才會長出病兆。
在社群網路的推波助瀾下,外國新興菸品加熱菸,儼然成為時下年輕人的選擇。由於加熱菸沒有臭味,許多人誤以為這樣就能遠離菸害。不過,董氏基金會強調,加熱菸依然是有害菸品,「一樣會成癮、一樣會害人害己!」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